全南县高麦芽糖
在有机合成化学中,乙酰基的接上与脱除是一个成熟的反应,得率高,操作
1991年,Timi和Nofre提出多点结合甜味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体甜味蛋白 受体最少包含8个基本的识別部位,并与甜味分子上相应的结合部位发生相互作 用。这一理论也能用来解释AMP及其衍生物具有强力甜味的原因,如图2-89
九、三氯蔗糖的应用
罗汉果中的甜味成分为三萜类糖苷Mogroside IV和V,化学结构如图4 -37所 示。其中以Mogmside V为主,属极性化合物,含有5个葡萄糖残基,在干燥果实 中的含量为1%。Mogroside V的分子SCmH,? 2H20,相对分子质量1322, 易溶于水,对热性质稳定,在沸水中保持5h未出现明显的分解现象,干燥条件 下加热至丨97?201X:可分解。以0.02%蔗糖液为对比物的分析结果表明,Mo- groside V的甜度是蔗糖的256倍,但其甜味延绵,带來类似甘茶甜素或甜菊苷的 苦后味。制备时,可用水或50%乙醉从干罗汉果中抽提,再经浓缩干燥而成, 外观呈无色粉末状。
蔗糖的能量值为16.7kJ/g,阿斯巴甜为16.7kJ/g,纽甜<1.2kJ/g,根据这 些数值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含100g/L蔗糖的饮料能虽为1700kJ/g,含 525mg/L阿斯巴甜的饮料为8.92kJ/g,含17mg/L纽甜的饮料则小于0. 02kJ/g。 也就是说,用阿斯巴甜的饮料所含能量比用蔗糖的低0.52% ,而用纽甜的饮料 所含能S比用阿斯巴甜的至少低0.22%,比用蔗糖的至少低0.001%。从实际效 果看,可认为纽甜是无能量的甜味剂。
X光衍射表明,糖精钠是以二分子聚合物形式存在的,其酰亚胺的氢基与酮 的氧基之间有氢键相连。
四、甜二肽分子结构的可变性
很多世纪以前,非洲西部就种植一种能结鲜红色、金字塔形状果实的植物。 这种果实紧挨皮层以下的组织具有强烈的甜味,它的使用甚至比甘蔗引入非洲西 部还要早。然而,这种果实直到19世纪才在较大范围内被人们所认识。很多植 物学家开始周游这块“黑大陆”,对该植物进行分类与鉴定。Daniell于1839年 首次遇到这种红果子,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他在1855年的PhamrnceuUcal Journal (《药学学报》)上报道了他的研究结果,证实这种果实内部肉质有很强的甜味。 后来,BermeU经仔细分析认为它属于木冬叶届(Pkrjnium'}植物,就将之命名 为P. daniellii借以纪念其发现者。BemuiU还用传统的拉丁文字对这种植物做f 详细介绍。但令人遗憾的是,Bernie丨丨鉴定错了,后人重新鉴定确认它属于竹芋 科(Maranlaceae)植物 77Mmmo/ocomw,故重新命名为:T. danieliii (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