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结晶果糖
最新一份研究表明,奇异果素是一条由191个氨基酸和N连接寡糖组成的 单一多肽链,相对分子质量24600。整个分子中碳水化合物占13.9%,肽链通过 42与186位上的天冬酰胺残基与碳水化合物链以糖苷键方式结合在一起。表 5-15为由19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
B链的Asp残基被Asn替换后分别得到[ASnKl ]-莫奈林和[ASnw ]-莫 奈林的类似物,它们的甜度分别是蔗糖的7000倍和20倍,而用Abu替换Asp117 得到的类似物[Abi^]-莫奈林完全没有甜味。这表明:位于《-螺旋内的 Asp821被Asn替换后,可能会引起莫奈林分子构象的微小变化,或者更有利于结 合受体;ASpOT位于莫奈林分子内a-螺旋的起始部位,在分子的表面有游离的 办-竣基,能以离子键的形式与受体相结合,可能是莫奈林的活性部位; [Asnm]-莫奈林之所以也具有部分甜味,可能是Asn87与受体以氢键的形式相结 合的结果。此外,还对英奈林仅有的一个CySw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用 Ser替换Cy8w后,得到的[Ser8^ ]-莫奈林类似物的甜度是蔗糖甜度的2000 倍,并且该类似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明显下降,与人工合成的莫奈林的构象略 有不同。可以肯定,Cys残基上的一SH基团在保持莫奈林的天然甜味构象方面 起着重要的作用。
Ariyoshi等人提出-种不需保护天冬氨酸氨基团而直接合成阿斯巴甜的方 法。他们将L-天冬氨酸酐盐酸化物与4nu)l L-苯丙氨酸甲酯在氣乙烯之类有 机溶剂中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和芦-型Asp-PheOMe混合物。如前所述,这 种不带保护基的合成反应一般会出现很多副反应。但Ariyoshi等人通过优化反 应条件来克服这种闲难,成功地实现了无保护基合成反应,反应产宇达到 37%左右。这个研究还表明,通过溶解于稀盐酸溶液,是很容易将a-Asp- PheOMe从泠-异构体及其他副产物中分离出,且a - Asp - PheOMe ? HC1易于 结晶析出。
1982年,Medon等人用大鼠对各种精制双萜苷进行了急性毒理试验,得到 与上述相同的结果。他们的结果认为,甜叶菊的任何一种甜味苷,诸如甜菊苷, 甜菊双糖苷A、B、C,甜菊醇糖苷和卫矛苷A等,以2.08/1^的剂量喂养动物 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根据上述的计算方法,这相当于人体可能摄人迸的480倍
由于各甜蛋白间只存在一些三肽序列相同,且它们连接抗体后就丧失了 甜味或变味特性,W此另外一些研究人员猜测一些氨基酸拉伸后参与形成能 被味觉识别器识别的结构。根据报道,仙茅蛋白分別和莫奈林、奇异果素和 嗦吗甜有2个、5个和6个相同的三肽,但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仙茅蛋 白的抗血淸只与奇异果素发生微弱的反应,而与嗦吗甜、莫奈林不发生反 应。假定这些推测的三肽是在分子表面,则它们应存在于5个完全铩露在表 面的环中:11 ~丨4、46~51、66 ~ 70, 76 -78, 106 ~ 109 0这些氨基酸序 列明显与没有甜味和变味特性的GNA不同。特别是,属于11~14、46~51 和66 ~70的氨基酸非常接近(1.50~1.60mn),能够构建一个一般的抗原 决定子(common antigenic determinant),它能使味觉接收器失效。另外,多 肽链折叠后,仙茅蛋白的AsP71和Tyi65靠近并暴寐在表面,并且形成一个 类似于阿斯巴甜的味点。
(二)甜菊苷向甜菊双糖A苷的转化1977年,日本田中等人成功地通过酶水解,将甜菊苷转化成另一种天然双 蔽苷Ru丨)usoside (我国华南地区截薇科植物Rubus suavissimus的叶子中含有这种 糖苷,参见本章第五节),然后再通过三个步骤即可转化成双糖A苷,产率为 75%。甜菊苷向甜菊双糖A苷转变的化学途径见图4-16。
这样,生甜团中的AH、B就不仅仅局限在氢供体和氢受体范围,而是扩展 到所有能接受未共用电子对的电子受体和所有能给出未共用电子对的电子供体都 可以作为生甜团中的氢供体和氢受体,从而使甜味三角理论中AH、B基团的适 用范围大大拓宽。所以,在三乙酸或三硝酸甘油酯中,酮基上的C原子和硝基 中的N原子就可以以Lewis酸的形式通过接受未共用电子对而分别充当两个甜味 分子生甜团中的A。